专家:警惕“地王”热背后的风险
近几个月来,我国一些城市“地王”频现,着实成了房地产行业一道惊人的风景线。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地王”行情与2007年的一个显著差别是,2007年拿下“地王”的多为港资和内地民企,而今年“地王”大多落入国企手中。 在高价争地中,房地产企业赌的是未来房价一定还会大涨,即使目前房价已高得惊人,但中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还会使商品房需求大幅度增加,而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期又会催生房市投资需求源源不断推高房价。 事实还告诉我们,许多房企争当“地王”还有另一个动机,那就是编故事到股市上圈钱。具体说就是,高价拿地,可拉高房价,高地价和高房价都会促使企业升值。如果企业已经是上市公司,则可用增发新股或发债券等方式再融资;如果企业还是非上市公司,则可用这种方式争取上市。据说本轮ipo重启后,已有超过20家房企计划在a股和h股上市,募集资金将超过千亿元。 至于地方政府,当然都希望本地能多出几个“地王”,既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又可以拉高本地房价,对地方而言自然是大好事。 但冷静思考一下,此轮“地王”热特别是国企“地王”热,已经并将继续带来不能忽视的严重后果: 一是推动房价持续猛涨。因为地价是房价的主要成本,因此,只要什么地方有个“地王”出现,那里的房价立刻应声而涨。如今年7月23日金地集团以每平方米14495元的楼板价拿下地处上海郊区的青浦赵巷地王,上海郊区房价迅速大涨。嘉定区首次突破万元大关,金山区则上涨90.38%。 二是加大了房市调控难度。如果政府害怕房市泡沫过大想加以调控的话,除了有怕伤及经济的旧忧,现在又有了恐惧国有资产受损的新愁。这些国有资产背景的房企一掷千金买了高价地,不让房价再涨,这些企业亏了怎么办? 三是会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调整。大把钱都投到房地产了,哪里还有心思去研发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型产品呢?投资房地产容易赚钱,但是不具备引领经济整体向上的能力。 四是增加了金融和经济大幅波动的风险。“地王”涌现,房价越来越高,房市投资热一浪高一浪,但是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和实际购买力的房市泡沫迟早要破裂。1990年的日本,1997年的香港,2006年的美国,就是前车之鉴。 总之,本轮“地王”热确实值得重视。为了抑制这股“地王”热,笔者认为,相关政府部门宜采取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包括国土资源部可否真正执行出让土地使用权后的一些政策规定,住房建设和保障部可否出台一些限制购买第二套以上住房的政策,银行可否进一步提高二套房贷的政策门槛。诸如此类的一些政策措施,都是为了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尹伯成作者系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
吴江房产网为您提供吴江房产信息和吴江二手房信息!了解更多吴江楼市请到www.wjfcw.com.cn
吴江二手房,租房,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更多吴江房产资讯,请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相关阅读
- 【国内】万科公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营收380亿 实现大宗交易签约 (2025-04-30 14:31)
- 【国内】民营房企化债新样本 荣盛发展拟用两大平台股权置换160亿债务 (2025-04-23 17:39)
- 【国内】今年地产债发行1400亿,二季度政策加码下,高票息地产债迎估 (2025-04-14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