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盘股中国建筑即将发行 股市大考有惊无险
股市“大考”或有惊无险 -微言大义张炜 超级大盘股中国建筑即将发行,被认为本周a股市场将迎来一场“大考”。那么,在管理层再度强调“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大考”是不是将有惊无险?周二的上涨,是否预示着“考试”已过关? 作为中国最大的住房建设公司,中国建筑获得证监会批准发行120亿股新股,筹资400多亿元,这是自2007年10月份中国石油ipo筹资668亿元以来最大的新股发行。此前,融资规模超过中国建筑的分别有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建设银行及工商银行等4家。市场人士预计,按一般超级大盘股平均中签率约2.27%来推算,中国建筑ipo有望在一级市场上“吸金”约两万亿元。 这让人回想起中国石油ipo时的“恐怖”。中国石油于2007年9月下旬传出“海归”的消息,10月22日招股,11月5日上市,恰逢大盘由牛转熊的拐点阶段,随后从6124点的高位跌落。看到超级大盘股“幽灵”再现,投资者难免有一种紧张感。不过,中国建筑的发行倒不会成为压垮当前大盘反弹的“最后一根稻草”。 首先,市场背景不同。中国石油从宣布“海归”到挂牌上市的一个半月,期间先后有建设银行挂牌上市,中国神华招股,中国太保宣布拟ipo,可谓超级大盘股轮番上阵。相比之下,当前ipo融资刚刚重启,管理层对发行节奏的把握较为敏感,应该不至于像当年那样密集发行超级大盘股。 其次,市场吞吐量不同。当前正处于流动性充裕之际,开放式基金加速发行,而当年中国石油ipo处于连续加息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紧缩时期,连 股票基金的发行也念上了“紧箍咒”。有市场人士表示,中国建筑筹资400多亿元,看似来势迅猛,但以当前的流动性规模来看,大盘新股的发行一点都不成问题,有的只是心理层面的影响。 再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的资金面影响不同。网上网下不能同时申购,单一账户的申购上限不得超过发行量的千分之一,以及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对中国建筑ipo吸纳的一级市场资金将产生抑制作用。当年中国石油ipo之时,申购冻结资金高达3.3万亿元。即便如今市场上“不差钱”,中国建筑恐怕难以再现3万亿元冻结的辉煌。 本周一,沪深两市分别小幅下跌1.07%和0.36%,反映出市场对中国建筑发行的消息并不惊慌。周二,在隔夜美股大涨的带动下,沪深两市单边上扬,分别上涨2.10%和2.61%,双双再创反弹新高,多头强势依旧。 不过,周二的上涨,并不意味着“大考”过关。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超级大盘股中国建筑上市带来的股市“大考”,真正的考试日期未必在本周,而是挂牌上市交易之后。回顾中国石油上市前后的表现,可发现超级大盘股发行时往往股指保持高位震荡,上市后大盘才明显走弱。 按计划,中国建筑15日起至17日询价推介,21日至22日网下申购,22日网上申购,24日刊登定价公告,并在发行结束后尽快“登陆”上海证交所。换言之,等到中国建筑上市后才是更敏感的“考试”时期。多头目前的强势上攻,可能被怀疑为“打时间差”,在中国建筑申购前“逼空”。 3000点出头发行中国建筑与6000点出头发行中国石油,对二级市场的影响不同。当然,投资者应该读懂管理层安排的意图。ipo前几单的过度投机,是扩容提速的理由之一。联系到央票的再度“出山”,不难发现当前市场需要稳扎稳打,过于急速上涨只会堆积泡沫,带来调控反弹的压力。 |
吴江房产网为您提供吴江房产信息和吴江二手房信息!了解更多吴江楼市请到www.wjfcw.com.cn
吴江二手房,租房,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更多吴江房产资讯,请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相关阅读
- 【国内】万科公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营收380亿 实现大宗交易签约 (2025-04-30 14:31)
- 【国内】民营房企化债新样本 荣盛发展拟用两大平台股权置换160亿债务 (2025-04-23 17:39)
- 【国内】今年地产债发行1400亿,二季度政策加码下,高票息地产债迎估 (2025-04-14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