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将可投资不动产
8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保险法修订草案,这份修订草案拓宽了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而最为打眼的一条便是新增保险资金可以投资于不动产。
保险股齐涨狂欢 8月25日一开盘,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三大保险巨头就开始领涨,它们包揽了金融股涨幅前三。 “保险股大涨与保险法修订的进展有着关联。”银河证券高级分析师孟京说。孟京认为,如果获准投资不动产,对于投资渠道、投资工具都有所欠缺的保险资金而言无疑意义深远。 “投资房地产的好处是可以吸附大笔资金,从长期来看还可与通货膨胀抗衡,”孟京说,“但投资工具增加与投资收益增多并不存在必然联系,而有赖于保险公司利用投资渠道和工具的能力。” “投资房地产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在退出机制上受到制约,变现能力很差,这对‘负债经营’而且有偿付能力要求的保险业而言是个挑战。”因此孟京认为投资房地产不可能成为保险资金去向的主流,更多地可以通过对房地产业的股权投资实现自己的目的。 房产商望眼欲穿 无论如何,这对苦盼资金的房地产业将是个利好消息。业内分析,此政策对房地产业来说有最直接的影响,甚至超过对保险资金本身的意义。国际知名销售代理机构戴德梁行此前的报告显示,中国楼市资金缺口高达3000亿元,今年下半年的资金缺口更为严峻。在这种背景下,巨量的保险资金被视作楼市的“救世主”。 事实上,在欧美等成熟的保险市场,投资不动产和政府债券一样,在保险公司的投资中占有很大比例。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副总经理胡景晖表示,“在海外,保险资金大概会将三成资金投资不动产市场。” 不过,渴求保险资金入场的房产商们还需要等待。“保险法修订还有一个立法过程,像这种直接投资房地产市场的情况短期内不会出现。保险法中只有原则性规定,还没有配套的具体规定,后续还要有关监管部门出台规定和细则。”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胡滨说。 保险商中意写字楼 但保险资金在房地产业已是“暗流涌动”。受限于目前政策,保险商现在常用的“曲线”手法是,或通过租赁、购买自用物业打擦边球式的投资,或通过集团旗下信托、资产管理子公司变相投资房地产。类似于泰康人寿、中意人寿等保险商在繁华的金融街和cbd一掷千金的故事常常发生。据初步统计,已有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友邦保险等10家左右中外资保险商早已捷足先登房地产领域。 而据胡景晖透露,近期最少有3家内外资保险商频繁向其“咨询业务”。“他们实力雄厚,对写字楼比较感兴趣。”他分析,相比住宅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写字楼为代表的商业地产可以为保险资金每年带来稳定的收益,回报比较“稳健”,比较符合保险资金的胃口。写字楼、商厦、酒店式公寓将成为保险资金进入楼市的切入点。 |
吴江房产网为您提供吴江房产信息和吴江二手房信息!了解更多吴江楼市请到www.wjfcw.com.cn
吴江二手房,租房,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更多吴江房产资讯,请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相关阅读
- 【国内】万科公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营收380亿 实现大宗交易签约 (2025-04-30 14:31)
- 【国内】民营房企化债新样本 荣盛发展拟用两大平台股权置换160亿债务 (2025-04-23 17:39)
- 【国内】今年地产债发行1400亿,二季度政策加码下,高票息地产债迎估 (2025-04-14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