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史光)昨天下午,苏州市统计局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2010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并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今年上半年,苏州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三区三城”的总目标,积极“保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创和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市经济向好趋势更加明显。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上半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3479亿元,同比增长25.3%,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65.8亿元,增长23.6%;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全市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204.2亿元,同比增长41.3%,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12.1%。完成产值4225亿元,增长28.0%,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6.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六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7889亿元,增长25.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7.8%;经济增长动力加快转型。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作用增强,投资的作用也进一步显现。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4.7亿元,同比增长18.4%,实现出口总额700.5亿美元,增长48.5%。同时,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3.8亿元,同比增长18.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开放型经济持续回升。上半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281.5亿美元,同比增长54.4%,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9.7%,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5%。进出口增幅分别高出全省、全国5.3和11.3个百分点;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上半年全市财政科技经费投入13.7亿元,同比增长35.6%,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个,共有7名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入选全国第四批“千人计划”,累计入选人数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805元,增长12.1%,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39元,增长11.1%;市场物价保持在可控范围。上半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8%。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除衣着类价格下降2.9%外,其余七类商品价格全面上涨。
同时,在下半年苏州市仍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立足于苏州自身优势和现实基础,在引进新人才、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城市的整体目标推进下,巩固夯实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切实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切实增强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用科技提升企业竞争力,用科技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和新兴产业,通过转型来促调整、促发展、促和谐、促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