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与央企36项目全面对接 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2010-02-24 10:11 来源:苏州新闻网 浏览人数:1269次

  目前,苏州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为抓手,将发展战略转向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昨天(2月23日),围绕携手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中央企业•苏州市发展恳谈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苏州与央企当场签下巨单,涉及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科技合作和现代服务业等项目36个,协议总金额高达602亿元,金融支持苏州发展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共790亿元。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苏州市政协主席王金华,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福龙,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周伟强,苏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少东,苏州市委常委、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马明龙,苏州市政府秘书长陶孙贤以及宝钢集团公司总经理徐乐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许达哲,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魏家福,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裁王会生,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兼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宋志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烈宏,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总经理王小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鲁向东等领导共同出席了今天的会议。

  本次活动是苏州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在于发挥双方优势,携手创新发展,努力实现共赢。眼下,我国正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

  举办本次活动,正是苏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苏州推动创新发展的具体行动。

  可以说,与央企合作发展是苏州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苏州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需要,也是苏州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途径。

  据介绍,本次活动是苏州与中央企业开展的第一次全面对接活动。旨在围绕“携手创新合作共赢”主题,探讨苏州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新机制,进一步推进双方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合作,着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科技合作、自主创新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加强与央企的合作发展,助推苏州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来自中央企业、各大银行、国家科研院所、各大投资公司等160多家单位、近350人出席了会议,共当场签订项目36个,协议涉及总金额达602亿元。另外,金融支持苏州发展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共790亿元。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指出,央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聚集了大批优秀人才,拥有先进的技术力量、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是引领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进一步加强与央企的合作,对于苏州来说,不仅是当前“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长远大计。蒋宏坤希望苏州今后的发展得到央企更多支持和指导,在现有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机制,着力在自主创新、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产业对接、项目对接、人才对接,为苏州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提供更大的帮助。

  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说,央企长期以来与苏州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央企在苏项目普遍发展良好,为推动苏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提供了重要支撑,深化相互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双方互利互惠,共同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在苏央企的发展,苏州将以更优的服务、更低的成本、更有竞争力的环境,尽心尽力为央企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全力推动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从而实现苏州与央企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机遇,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乡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30年来,苏州gdp年均增长14.3%,建立起日趋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业总量位居全国第二,新能源、新医药、新型平板显示和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苏州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进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试点行列;苏州投资环境也日趋优化,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苏州位列最具竞争力第九名、环境竞争力第一名。不过,发展进入高平台的苏州也面临着土地、水电等要素资源紧张、环境容量有限的瓶颈,这对苏州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制约。

  在去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苏州不仅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回升复苏,而且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成绩。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40亿元,增长11.5%,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2.37万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2014.5亿美元,其中出口1140.9亿美元,在全省和全国的份额进一步扩大,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6亿元,同比增长19 %;完成全社会固定投资2967.4亿元,同比增13.6%;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亿元,增长了11.4%。

  成绩催人奋进,但苏州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如相关产业地附加值低、高端人才紧缺,与国际上先进城市和国内兄弟城市相比缺乏竞争力,如何从高能耗、低效率的产业结构转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如何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创新驱动、持续发展方向转型,成为摆在苏州面前一个避绕不开的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提出了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建设“三区三城”的新目标——即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和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和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

  可以说,加强苏州与央企的合作对彼此双方来说都是共赢的选择,苏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轨迹、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转型升级现实需要,都为苏州市和央企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创新提供了较好基础。事实上,央企一直是推动苏州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苏州与央企长期保持着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目前,在苏州投资的央企(不包括金融企业)已达100 多家,投资项目超过130 个,累计完成投资800多亿元,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 亿元,同时带动了一大批配套企业的发展壮大。

  央企在苏州投资的领域涵盖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所有产业,近年来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从传统制造业转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高端领域, 个项目大部分集中在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平板显示、物流仓储及文化创意等领域。同时,央企对苏州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央企投资项目单体规模持续扩大,出现了多个投资超百亿元的大项目。苏州与央企合作模式也逐步多样化,从最初单一的独资,发展为独资、合资、股权投资、技术合作等多种模式并存的格局,合作模式多样化说明央企与苏州融合度在不断提高。


吴江房产网为您提供吴江房产信息和吴江二手房信息!了解更多吴江楼市请到www.wjfcw.com.cn

  • 吴江二手房,租房,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 更多吴江房产资讯,请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