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天际线越长越高

2009-12-11 10:26 来源:苏州日报 浏览人数:1425次

  早在2004年奠基的时候,总高度达278米的东方之门就打出了“打造苏州新地标”的宣传造势。然后等它终于完成地下五层建设,“冒”出地面时,蓦然发现,苏州的高度已经被改写,同样矗立在金鸡湖边的环球188,以282米的总高度成为苏州新的地标。

  苏州第一高,三五年一更替

  282米,苏州的第一高并没有定格在这个数字上。

  早在2007年10月的园区超高层项目签字仪式上就传出消息,香港九龙仓集团,将在园区建造一幢高达400米的高楼。据介绍,这一超高层项目位于湖东,这一建筑不但将成为苏州和江苏的最高建筑,也将成为园区、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一大地标。这座总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的超高层建筑将集五星级酒店、公寓、写字楼于一体。目前,九龙仓已邀请知名建筑设计师来设计。

  据介绍,东方之门将于2012年峻工,环球188已实现主体封顶,进入 装修阶段,预计于2010年底完工。九龙仓要建的超高层建筑也已经在设计中。从2004年至今,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苏州的高度三次被刷新。

  老苏州肯定都记得,古老的北寺塔,以76米的总高,曾经在很多年内当仁不让地担当着苏州的城市地标。从76米到目前在建的282米,苏州城市长高的程度还不是一点点。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苏州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林立。 1991年,总高30层的雅都大酒店开张迎客,并以94.6米的“海拔”荣登苏州新的“第一高”宝座,而且成为当时仅次于南京金陵饭店的江苏第二高楼。 29楼上的旋转餐厅,让人们一边用餐一边360度欣赏苏州美景,轰动一时。然而仅仅过了5年——1996年,总高131米的中国农业银行苏州分行大楼又在狮山路建成,低调地成为了苏州新高。就在同年年底,高达174.5米的苏州市期货交易市场主楼在干将西路苏州市政府北面开建,1998年11月封顶。 1998年,中国证监会对全国期货交易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新规划整顿,15家期货交易中心只剩下3家,苏州市期货交易所编制被撤销,改组为苏州恒和投资管理公司,大楼也随之改名为恒和大厦。

  新世纪抢走“第一高”宝座的,是2005年11月建成投运的狮山路新地中心西塔楼,一共54层,总高232米,建成时,这里不但是苏州第一高,而且还是江苏第一高。其中,1-5楼、28-51楼是香格里拉大酒店的餐厅、宴会厅、健身房、客房,6-27楼则是业主阳光新地置业有限公司的办公楼、写字楼;52-54层用作机电层。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到目前,苏州已建、在建和拟建的超过100米高层建筑共有67栋,其中,100米至152米的有52栋,150米至200米的有3栋,200至300米有的9栋,400至500米的有1栋。

  如何保留苏州特色?

  苏州的文化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建筑体现的。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在古代世界四大建筑体系之一就有中国,其中就包括苏州的园林建筑,这是苏州在世界舞台上的一张名片。姑苏人家董事长史建华在苏式古宅文化方面颇有研究,他指出,“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在古城板块的古建筑更承担着人文历史的传承,发挥着巨大的功能。 ”“传统概念中的苏州建筑,其实是建筑本身和园林相互结合的过程,离开建筑去谈纯粹的园林是没有概念的,离开园林谈建筑也是不纯粹的,所以苏州的建筑一定是苏州园林文化的传承,这种建筑下特定的苏州民居也应该是苏式园林的沿袭。 ”

  如今,在小桥流水之畔,在深院古巷之中,新时代的苏州人又在悄然开始着一场造园运动。姑苏人家、姑苏桃花源、庭园、拙政东园、衡园一个个别具特色的苏式别墅项目拔地而起,重新唤醒起苏州人园林情结的同时,也守望着姑苏城儒雅、谦和、崇文、内敛的城市人文精神。

  据介绍,第一个真正将苏州园林当作一种住宅产品来生产、出售的是一家外来的开发商。位于寒山寺对面、上塘河与运河交汇处的江枫园是苏州第一个“园林别墅”小区,江枫园的一炮打响一下子开启了苏州古城内的苏式别墅复兴风,紧随其后的拙政东园、草堂之春、庭园、姑苏人家、天伦随园、西山恬园、桃坞巷等项目,在此基础上将高墙、院落、坡顶、挑檐、连廊、窗花、廊架等苏式园林的传统建筑符号全面的展示了出来。这些优秀的别墅作品在总体建筑风格上都大量采用了苏州传统建筑元素,注重体现“合院”、“庭院”的概念。而其中,位于平江区拙政园附近的庭园项目,还第一次提出了“复制”苏州民间传统的街巷式布局概念。这些苏式别墅将所有空间的平面打散,形成前院、后院的布局,中间借重庭园或回廊来连接。

  虽然都打着“园林别墅”的旗号,但又因理念不同,所以各自的产品也有很多的不同。比如姑苏人家主张苏式庭院为主,但吸收西式建筑的长处,欲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庭园不完全遵守苏州园林“全封闭”的准则,出现一些半封闭的园林别墅;智园则在保留敞达双层地面空间的同时,制造了下沉式全明采光中庭,将开放空间与私密空间有效沟通;天伦随园虽然也是飞檐翘壁、小桥流水,但却吸收了现代建筑中落地窗、共享空间等元素,离苏州古典园林的“私密性”特点更远。

  高层小高层住宅唱主角

  这些年的苏州,即便是住宅楼,也从几年前的多层唱主角,转向了小高层、高层并举的状况。在园区等热销板块,高层小高层的数量已经占据绝大多数。

  苏州人都知道,几年前,五六层的楼房是人们熟悉的住宅样式,代表着一种安逸的生活方式。现在,作为现代化标志之一的高层住宅,带给人们一种新的生活理念,越来越多市民开始接受甚至喜欢上了 “穷尽千里目”的感觉和电梯屏上不断跳跃的楼层数字。

  “现在新建的多层住宅越来越少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很难再买到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多层了。 ”家住市区的沈女士说。记者发现和沈女士持有相同观点的购房者不在少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住宅“长高”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在多层之外,出现了小高层、高层住宅。人们的生活从“爬楼梯”时代步入了“坐电梯”时代。

  再来看看苏州新开盘的项目,十一月以来,苏州有二十多家楼盘相继开盘,记者清点了一下,除了部分别墅项目,新开项目无一例外是高层或者小高层。 “高层住宅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标志,也是时尚住宅和精品住宅的象征。我喜欢高层住宅,住得高看得远,所以在园区买了一套。 ”高先生说。高层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观景效果和户型。高层的电梯给居民上下楼以及居民搬运重物等带来极大的方便。楼盘销售人员说:“尽管受到得房率低等局限,但大部分市民对高层和小高层建筑已经完全接受了。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高层住宅方便省时,适应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需求,正受到越来越多开发商及市民的青睐。眼下开盘的某楼盘高层热销情景也证实了这点。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今后土地的稀缺,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高层和小高层将成为主流产品。

  城市“身高”有标尺可依

  12月4日,《苏州市城市高度研究》经专家论证后被一致通过。在高楼拔地而起的今天,这份“高度研究”将为规划好苏州的城市天际线提供标尺。

  作为《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的依据之一,《苏州市城市高度研究》指出,苏州未来的理想城市形态,应充分尊重西部山体,利用现有河湖水系,形成“以山为底,五楔相拥,以城为核,河湖为网”的城市格局。城市高度形成“中间低、四周高、高度核心区沿十字轴呈簇状分布。苏州中心城区未来高层布局将形成四个高层优先发展核心区,八片高层集中发展区,十二条沿主要道路及入口空间两侧高层发展带。

  按照 《苏州市城市高度研究》,以后苏州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将集中在高新区狮山路、园区环金鸡湖cbd区域、平江新城以北、沿大运河南部四个地方。 80米至100米的高楼将集中在石路、沧浪新城世贸片区、胥江片区、浒通片区中心、园区高教区、园区副中心区、相城副中心区、吴中副中心区这八个地方。

  “城市长高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也影响着城市的天际线和空间视觉。在苏州这样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休闲古城,如何保留住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业内人士这样指出。

  苏州,是一座有着深深园林情结的城市,兴于唐宋、鼎盛于明清的苏州古典园林留给全世界人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苏州。苏州园林在过去是大户民居、文人骚客居住的地方,非常具有历史性和代表性。今天的城市文化都在追求自己的名片,其中苏州园林就是苏州的文化名牌。园林是一种凝固的艺术,一旦完成,至少存在上百年,它不仅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审美感官,更能营造一种特定居住形态下的文化情结。

  “高楼大厦要建,但苏州特色不能变。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近日,在苏州新沧浪房产开发公司与搜房网联合主办的苏式园林建筑理念高峰论坛上,来自原苏州园林局的总工程师、姑苏人家、吴中集团、庭园、拙政东园、衡园等的老总们就如何保存苏州古城的历史、价值、定位以及古城的保护、利用和发展等方面做了深层次的探讨。


吴江房产网为您提供吴江房产信息和吴江二手房信息!了解更多吴江楼市请到www.wjfcw.com.cn

  • 吴江二手房,租房,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 更多吴江房产资讯,请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