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解读GDP:前三季增7.7% 通货膨胀拉响预警

2009-10-26 08:35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人数:1847次

昨天,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李晓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我国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在谈到“保8”的目标时,他明确表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实现全年8%的目标是有把握的,是没有悬念的”。但他同时也表示,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相当艰巨。

李晓超表示,今年经济增速保持一个较快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但同时也应看到,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中,消费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数据发布后,包括厉以宁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对通货膨胀的担心。其实,通胀预期也受到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就在数据发布的前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后几个月,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这也是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将管理通胀预期与保增长、调结构相提并论。

数字解读

gdp:前三季增7.7%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78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50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477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88840亿元,增长8.8%。

前三季度,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贷款继续增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9.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8.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8.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多增5.2万亿元。

解读:李晓超表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实现全年8%的目标是有把握的,是没有悬念的。

cpi:同比下降1.1%

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1.1%,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6.5%,二者均呈现环比由降转升态势。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由下降转为持平,8、9月份分别上涨0.5%和0.4%。此外,截至9月份ppi已环比连续六个月上涨,其中9月份环比上涨0.6%。

前三季度我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下降1.3%。八大类商品三涨五落:烟酒及用品上涨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0%;食品下降0.1%,衣着下降2.3%,交通和通信下降2.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7%,居住下降4.4%。

解读:李晓超表示,我国经济今年企稳回升,内需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为4个百分点。

出口情况:降幅明显收窄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15578亿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一季度下降24.9%,二季度下降22.1%,三季度下降16.5%,降幅明显收窄。前三季度出口8466亿美元,下降21.3%;进口7112亿美元,下降20.4%;顺差1355亿美元,同比减少455亿美元。

解读:李晓超表示,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从统计数据看,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出现的中国出口下降的趋势已经得以缓解。

居民收入:增一成

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实际增长10.5%和9.2%。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421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3元。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10.2%,转移性收入增长15.7%。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30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

解读:李晓超表示,转移性收入增长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主因。转移性收入主要由各项补贴、离退休金、养老金及救济款组成。下阶段促进居民收入的出路在于扩大就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33.4%

前三季度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057亿元,同比增长33.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长。基础设施投资(不包括电力)增长52.6%,其中铁路运输业增长87.5%,道路运输业增长50.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72.9%。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25050亿元,同比增长17.7%。

解读:李晓超表示,需要强调的是,投资虽然增长快,但是投资的重点都投放到了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是有利于经济长期稳定、较快发展的。

工业生产:逐季增长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2.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1%,集体企业增长7.9%,股份制企业增长1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4%。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8.7%,轻工业增长8.7%。

解读:李晓超指出,目前我国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在39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利润增长或降幅缩小。

专家透视

 厉以宁:通胀可能来临心中应该有数

针对刚刚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这个数字给了三个信号,而其中一个信号就提到了通货膨胀的问题。

第一个信息,表示经济回升被肯定了,经过一季度、二季度,到三季度经济回升,是肯定的。所以说今年的增长保8是没问题,因为第四季度从势头上还要上去,这是传达的第一个信息。第二个信息,通货膨胀虽然现在还没有来到,但是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因为从环比的角度看,无论是消费的物价指数,还是生产资料的物价指数,都是环比上升的。如果这个问题不注意的话,那通货膨胀有可能来临,当然也不会那么快,应该心中有数。第三,这个数字并不能反映经济转型情况,也不能够反映结构调整情况。应该在这个数字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来推敲。哪些部门增长的快,哪些部门增长的慢,以及产能过剩的现象,究竟怎样才能表现出来。

对于通胀的问题,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经济学家庄健也表示,通胀压力在累积。“大家注意到,前三季度,很多方面的价格开始上升了,国内的部分农产品、肉禽蛋还有国内的资产价格,都增长比较快。从国际上看,国际石油价格、大宗商品价格增长的也都非常快。再加上上半年信贷、货币增长非常猛,这些因素就给老百姓一个心理预期,就觉得尽管目前还没有现实通胀,可是过一段时间,通胀压力还要逐渐爆发出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也表示,在目前的条件下,通胀预期要有一定的提前防范。

 

■据中央电视台

政府对策

管理通胀预期纳入政府调控范围

通胀预期日益受到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就在数据发布的前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后几个月,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

这是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将管理通胀预期与保增长、调结构相提并论。此前数日里,“通胀”一词逐渐被有关人士频频提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9月份在夏季达沃斯年会上就曾表示,要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马德伦日前在公开场合也指出,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呈现好转态势,同时通胀压力正逐步积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中调控重点措辞的变化,体现出通胀预期问题的重要性,防通胀正日益成为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货币政策正在从极度宽松向适度宽松回归,由于经济仍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期,近期明显政策收紧的可能性不大。基于对未来通胀压力的考虑,近期市场流动性的调节将更多是以公开市场操作等微调手段为主。

从国庆后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看,央行已经加大了回笼力度,在上周净回笼730亿元的基础上,本周也已确定为资金净回笼。

此外,有迹象表明,除公开市场方面的微调,银行业也逐渐强调对信贷合理适度增长的引导。银监会主席刘明康19日强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合理安排第四季度信贷投放规模,科学把握信贷投放节奏,确保信贷投放平稳增长,有效防止“冲时点”现象。

■据新华社

新闻链接

北京经济走出谷底步入v型轨迹上行区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统计局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前三季度北京经济增长数据。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在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作用下,呈现一季度见底、二季度复苏、三季度稳步回升的运行态势。初步判断,北京经济已经走出谷底,正处于“v”型运行轨迹的上行区间,经济上升的趋势基本形成。

初步核算,1-3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5%,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政府投入力度大,投资增速迅速上扬。1-3季度,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08.9亿元,增长54.4%,增幅比上半年提高35.1个百分点。

楼市销售快速增长,房屋销售价格环比七个月上涨。1-3季度,全市销售商品房159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倍,比2007年同期增长13.4%;其中销售商品住宅130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倍,比2007年同期增长14%。在商品住宅中,期房销售102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倍;现房销售274.2万平方米,增长1.5倍。但9月份住宅销售面积为118.6万平方米,比8月份下降29.6%,为今年3月份以来月度最低水平。

市统计局表示,由于经济复苏更多的是依靠政策刺激,自主增长动力依然较弱,回暖基础仍不稳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艰巨。


吴江房产网为您提供吴江房产信息和吴江二手房信息!了解更多吴江楼市请到www.wjfcw.com.cn

  • 吴江二手房,租房,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

  • 更多吴江房产资讯,请扫以上↑微信二维码关注